
用石頭造紙?台灣的環保造紙術-石頭紙! — COVER
在印刷產業中,紙張始終是一個無法迴避的核心材料。再怎麼講求永續、強調減碳,都無可避免的要使用紙張,不過近年出現了一種非常神奇的紙材,甚至還是由台灣人發明的-石頭紙!
石頭紙的特性
石頭紙屬於合成紙的一種,主要是由回收石材(碳酸鈣)與環保黏著劑(多為 PE 樹脂)合成製成。它的誕生,完全不需砍伐樹木,製程中用水量比傳統造紙減少高達 90%,能源消耗也僅為一半,且不會產生空氣汙染。這些特點讓它成為現代環保材料的一大亮點。
其物理特性包括:
1、視覺感:光滑、明亮
2、耐性:堅韌耐撕、天然防水
3、製紙處理:不需漂白,不使用氯和酸性物質,對人體與環境更友善
由於主要成分為碳酸鈣,因此石頭紙無法被微生物分解;不過,它會在陽光紫外線照射下逐漸分解為粉末,類似蛋殼的自然崩解模式。
目前全球僅有台灣、日本、美國擁有穩定的石頭紙生產能力。然而,因推廣困難、使用量偏低,生產規模難以擴大,反而導致價格偏高;相較之下,歐美企業由於 ESG 政策的驅動,反而更積極採用與支持這項技術。

用石頭造紙?台灣的環保造紙術-石頭紙! — 石頭紙的特性
石頭紙面臨的挑戰
雖然石頭紙具有諸多優點,但它也存在幾項挑戰:
1、印刷適性:
石頭紙纖維成分與傳統紙張完全不同,印刷適性、顯色狀態等因素,還需要更多的時間與研究去深入探索。
2、材質成分疑慮:
雖然使用環保樹脂黏著劑,但本質上仍為塑膠。碳酸鈣可自然分解,塑膠部分卻仍會長期存在,在強調減塑的現在,是否會真的被認定為環保還有疑慮。
3、回收分類困難:
石頭紙既非紙、亦非塑膠,無法進入現有回收系統,只能由開發商回收或進行焚化與掩埋,增加實務推行的難度。不過石頭紙的特性,讓它即使焚化也幾乎能完全燃燒、且不會產生太多廢氣,因此雖然難以循環利用,但對環境本身的負擔並不大。
用石頭造紙?台灣的環保造紙術-石頭紙! — 石頭紙面臨的挑戰

石頭紙的誕生,無疑為傳統造紙與印刷工藝開啟了新視野。它不是完美的解答,卻是一項極具潛力的創新。身為印刷產業的一份子,理解並關注這項技術的發展,是我們邁向永續未來的重要一步。
歡迎來詢問更多服務👉🏻 https://page.line.me/minds
謝謝收看:)
【麥擱來聽Podcast】
Spotify|reurl.cc/M3VqD4
Apple Podcasts|reurl.cc/YYpyQ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