紙張相關的術語該怎麼稱呼?
這裡集結25個紙張用語,分別為台、日、英的三種語言,並加以解釋該名詞的意思!
更多紙張用語歡迎參考→ takeo官網
*英文/日文/中文/名詞解釋
1、Grain Direction|紙張流向|紙張絲向
即紙張纖維排列的方向。
2、Short Grain Direction|Y目(橫目)|Y目(橫目)
裁切方向與紙纖維排列方向為垂直,紙張的短邊通常是逆絲,對摺易不平整,容易造成紙張破裂。
3、Long Grain Direction|T目(縦目)|順絲
裁切方向與紙纖維排列方向為平行,紙張的長邊通常為順絲,對摺及撕紙容易,不會產生不平滑的現象。
延伸閱讀🔗 紙張絲向怎麼分
4、無|菊判(kikuban)|菊版
指日本其中一種紙張尺寸的標準,全紙大小原為636x939mm,印刷廠多會裁切跟國際標準尺寸A系列(也就是常說的A3、A4)相同大小,
常用說法就是菊幾開,如菊8開(G8K)、菊16開(G16K)、菊全開(G1K)。
5、無|四六判(Shiroku Ban)|四六版
也是早期日本的一種紙張尺寸標準,全紙大小原為788mmx1091mm,印刷廠大多會裁切成760mm x1040mm或是758mmx1060mm,
台灣常見四六版尺寸有兩種版本,常用說法就是幾開,如8開(8K)、16開(16K)、32開(32K)。
6、無|全判|全紙
在台灣及日本,全判指「尚未裁切的全紙」。
延伸閱讀🔗 常用紙張尺寸
7、Gram Weight|斤量|基重
表示紙重量的術語,日本用「斤量」,台灣用「克重(g)」表示紙的重量。
8、Basis Weight (g/m²)|坪量(米坪)|基重
每平方公尺大小的紙重量。
延伸閱讀🔗 紙張厚度&重量
9、Single/Double Sided Spot Varnish|ワニス|單/雙面局部光
單面局部上光指的是一面紙有局部UV照射,表面局部凸起,防刮耐磨且保護印刷品不易掉色;
雙面局部光就是雙面紙張都有局部UV上光。
延伸閱讀🔗 上光&局部上光差在哪
10、Margins|余白|邊距
指紙邊與文字、圖片之間的距離。
11、Color mode|カラーモード|色彩模式
指設計完稿使用的色彩模式,如RGB、CMYK、灰階、點陣圖等。
12、Crop marks|カットマーク|裁切標記
印在印刷紙張周邊用於指示裁切位置的線條或記號。
13、Resolution|解像度|解析度
通常簡稱dpi,手機、平版、電腦裝置使用72dpi;印刷使用300dpi~600dpi。
延伸閱讀🔗 解析度與像素
14、Black and White Printing/Color Printing|白黒印刷/カラー印刷|黑白印刷/彩色印刷
以單色黑色的濃淡來印製圖文;彩色印刷就是以四色或是特別色去印製。
15、Saddle Stitch|中綴じ|騎馬釘
將紙張對折用釘針的方式從中間打釘,就像騎在馬背上的位置,所以叫騎馬釘,
頁數只能是四的倍數,且頁數不能太多,若超過釘針可固定範圍,可能會掉頁或無法成冊。
16、Ohm Clip Bindingオームクリップ製本歐姆釘
裝訂方式與騎馬釘相同,只是書背的針不是平針,是圓凸出來的,屬於較少見的裝訂方式。
17、Sewn Binding糸かがり製本穿線膠裝
很像是騎馬釘與膠裝的綜合,內頁會先經過穿線機按照順序穿縫成冊後,再將成冊的書背及邊上膠與封面結合成書冊。
18、Adhesive Bindingホットメルト製本膠裝
是很常見的裝訂方式,在書背黏膠使內頁及封面貼合。
延伸閱讀🔗 裝訂介紹
19、Fold折る對摺
將紙張平均對折一半。
20、Guanyin fold観音折り觀音折
將紙張分成四等分,最外面左右兩側向內折就是開門折,開門折再對折就會變成觀音折。
延伸閱讀🔗 開門折、觀音折是什麼
21、Cardboard板紙厚紙板
包裝常會叫卡紙裱浪,最常見的厚紙板是E浪、F浪。
22、Color Correction色校正校色
指印刷時在機台上,將印製圖文與色票、演色表對顏色,並調整色值,讓印刷出的顏色更接近原稿。
23、Gloss Art Paperアートかみ高光澤的銅版紙
紙張光澤度高,適合印刷色彩鮮豔或圖多的印刷品。
24、Matte Art Paperマットかみ低光澤的銅版紙
紙張無光澤,適合印刷高資訊量或高級感的印刷品,閱讀較舒適。
喜歡我們的印刷/設計冷知識嗎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