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閃亮登場,印刷上光全攻略 - Cover
之前介紹過上光中的覆膜,今天來介紹其他上光方式,歡迎回去複習覆膜的部分喔!
除了覆膜外,常見的上光還有:
一、上光油
以光油和松節油為主要原料,調製出專用的光油膠液,均勻塗佈在印刷品上厚乾燥而成。光油耐磨性差、光澤度低、也容易造成紙張脆化。隨著印刷科技進步,傳統的上光油多了一些變化形態,如水性上光、UV光油等,簡單說就是變更光油成分,降低汙染、提升耐磨性、避免紙張變質等等。
水性光油:傳統光油的替代品,耐磨性差,常用於書籍內頁。
UV光油:光澤感好、抗褪色,能提供印刷品不錯的保護效果。

閃亮登場,印刷上光全攻略 - 上光油
二、局部上光
一般指的是使用專門的局部光油進行的立體局部上光,局部上光一般用在特別要凸顯的圖案或文字上(例如公司名稱、姓名等等),在指定的區域產生明亮且立體的光澤效果,與全部上光相比,更能凸顯特定區域的立體感。

閃亮登場,印刷上光全攻略 - 局部上光
局部光流程大致如下:
- 覆膜:必須先進行覆膜保護紙張,以免脆化。通常會選擇霧膜以突顯局部光的光澤。
- 上光:進行局部光油的印刷,會依據設計檔案的K版製作。
- 固化:透過UV燈照射使其快速乾燥。

閃亮登場,印刷上光全攻略 - 局部光流程
延伸閱讀:磨砂
廣受歡迎的磨砂效果,其實也是利用局部光的原理去完成的喔!將特殊的透明油墨印製上去後進行乾燥,使其產生霧面的顆粒質感,就是所謂的磨砂。磨砂大多會與冷燙配合製作,用以改善冷燙平淡、呆板的缺點,增添複雜度與紋理特性。
目前主要的製作方式是印刷機聯機上磨砂油墨,利用與上光油墨的排斥去產生紋路;另外還有一種則是與局部光一樣,直接利用孔版印刷機印製具備紋路的局部光,藉此產生磨砂效果。
磨砂的顆粒尺寸取決於油墨厚度,目前印刷常用孔徑為60目、120目兩種。60目磨砂的油墨較厚,加工後的顆粒較粗、立體感佳,對於高對比色彩有優秀的凸顯效果,但對細節的表現較差;120目的油墨較薄、紋路細緻,很適合與邏輯光紋等特殊加工配合,但手感較不明顯。

閃亮登場,印刷上光全攻略 - 延伸閱讀:磨砂
謝謝收看:)